一堂好課的六“度”
01
入口的坡度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要有一種內在的心理需求的驅使, 教師要創設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 設計好入口的坡度, 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有意識地復習回顧與新知識有關的內容, 選擇一些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作為鋪墊, 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如入口的坡度過低, 則學生可能會一望而解, 提不起學生的興趣, 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 如入口的坡度過高, 則學生可能會望而生畏, 失去信心,無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
入口的選擇應該在學生的“已知區”和“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上, 學生跳一跳能夠得著果子, 使學生的思維強度出現“臨界狀態”, 咀之有勁, 品之有味, 這必將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 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產生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 使學生認知結構中的“最近發展區”上升為“已知區”。
設問的梯度
在課堂教學中, 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 使課堂氣氛活躍, 就要巧設懸念。
教師要善于設疑、引疑、釋疑, 把學生的興趣牢牢吸引住, 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向縱深推進。
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思維特點, 課堂設問要由易到難, 由淺入深, 由形象到抽象, 層層遞進, 使學生的思維由“未知區”向“最近發展區”, 最后向“已知區”轉化, 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對難點問題, 要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系列問題, 使學生通過回答問題, 逐步突破難關。
03適當的跨度
學生的思維長時間停留在同一水平的問題上,往往會產生疲勞, 阻礙學生思維的充分展開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任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都在于該事物所包含的內在矛盾, 激發學生思維的根本動力應當是學生認識本身所包含的內在矛盾。為了使學生的認識包含矛盾, 教師要能設計出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 使這種認知沖突轉化為推動教學過程不斷展開的根本動力。
按照現代教學論的觀點, 教學過程應當是引出問題, 激發矛盾; 探索問題, 尋求解法; 歸納總結, 探求常規; 分析反思, 提出問題, 把教學過程繼續向前推進。
教師要善于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系, 提出問題, 揭示矛盾, 激發學生不斷探求的欲望。
04學生的參與度
在教學過程中, 現成的結論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得出結論的過程; 現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發現真理的方法; 現成的認識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人類認識的自然發展過程。
學生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 學生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 而應該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課堂教學不能是教師的表演, 不能是事先預設程序的再現。完善、和諧、合理的教學過程的重要評判標準應該是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思維參與度。
按照建構主義觀點, 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認識主體, 是建構活動的行為主體, 學生作為認識主體的作用, 體現在認識活動中的主動參與。
學生的參與是激發思維的基本前提, 只有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使學生進入角色, 體會前人探索和發現真理的過程, 體驗到如何去創造, 如何去發現真理, 才能使教學過程充滿生機與活力。
05師生的交互度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 學生聽, 信息傳遞渠道過分單一, 使課堂教學處于一種單調、封存狀態。
其實, 課堂教學應該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溝通和交流過程, 教師要改變以往單向信息傳遞的“填鴨式”教學模式, 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 逐步構建一種多向信息交流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教師要樹立全面的課堂教學觀, 真正把學生的學作為教的出發點和根本歸宿, 積極創造條件, 促進教師與學生, 學生與學生, 師生與媒體的廣泛交流,使信息系統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網絡化的多向傳遞系統。06教學的開放度
開放性教學是相對于傳統的封閉教學而言的。課堂教學必須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 也就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教師要努力實現教學環境的開放, 創設一種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空間, 開放型的課堂師生關系和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氣氛。
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呆板的學習空間, 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協作交流, 促進學生的廣泛參與, 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拓, 帶領學生走向生活, 走向實踐, 體驗現實生活中鮮活的學習資源和無窮的學習樂趣, 培養學生的實踐、認識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 應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 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 是學習過程中的協作者、幫助者、指導者, 和藹可親, 平等相待,教師與學生, 學生與學生之間民主交流, 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 開展廣泛的討論。
教師要努力實現教學信息渠道的開放, 不再是單純地從課本和參考書上獲取信息。
一方面, 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收集有關教學信息。
另一方面, 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 走進圖書室、閱覽室,走向社會實踐, 了解熱點問題和最新科技成果, 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獲取有用的信息。
再者, 還可以運用研究性學習的形式, 結合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選擇適當的課題, 讓每個學生承擔一部分任務, 使他們既開展獨立自主的研究, 又進行合作與交流, 使課堂教學的信息渠道更加豐富。
教師還要努力實現教學內容的開放, 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形式和內容,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設置一些難易適度, 形式活潑, 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學習材料, 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理想的課堂, 應該是學生全員的、多層次的參與, 充滿著自由輕松、和諧愉悅的氣氛, 師生之間情感、思想、智慧的交流, 教師“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不斷激發, 立體的、開放的多向信息交互系統, 學生主體的、真切的探索、體驗和感悟。只有真正調動了學生, 并促進了學生全員、全程的廣泛參與, 我們的課堂才可能是和諧的、生動的、豐滿的、高效的。